健康頻道
2024年10月10日是第三十三個世界精神衛生日,今年的主題是“共建共治共享 同心健心安心”。連日來,市精神病院開展了“世界精神衛生日”系列主題活動,不斷提高公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,減少精神疾病的社會污名,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服務的普及和可及性。
10月9日,該院組織職工、精神殘疾患者及親友協會、康復期患者及家屬舉行了醫患聯歡會。在聯歡會現場,患者及愛心人士紛紛表演了精彩的節目,愉悅了患者的身心。
10月10日上午,該院組織多名專家在市人民公園舉行宣傳和義診活動。活動現場,醫護人員通過擺放展板、懸掛橫幅、發放宣傳冊、有獎競答以及面對面的心理咨詢等形式,為公眾普及國家精神衛生政策、精神疾病防治和心理衛生常識。市民爭相向醫者敞開心扉,傾訴心中的疑慮與困擾,該院醫生耐心聆聽,解答關于失眠、焦慮等方面的疑問,引導大家正確看待并理性認識心理問題。
10月10日下午,該院組織醫護人員、志愿者走進心理健康服務社區試點——焦北街道民主北路社區,開展科普宣教及義診活動,并開展精神健康同伴支持項目,在社區活動室指導康復期患者學習一些社會技能。
10月15日,該院組織醫護人員來到高新區北西尚小學,開展以“認識自我,快樂成長”為主題的心理健康科普講座,讓孩子們認識獨一無二的“自我”,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,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,同時引導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,要快樂地接受自己、悅納自己、完善自己,并提高自我調適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,擁有自信陽光的心態。
另外,該院還將組織醫護人員走訪特殊群體(孤兒、精神障礙患者家屬、老年人等),并給予心理危機干預等。
“精神心理疾病是一種‘普通而又不普通’的疾病。‘普通’是因為它就像一場‘心靈感冒’,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。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和其他軀體疾病患者一樣,也是疾病的受害者。‘不普通’則是因為精神心理疾病更加需要專業的治療,也需要更多的諒解與關愛。呵護精神衛生,要從對精神心理疾病‘脫敏’做起,增加理解,減少病恥感,以科學和包容的心態,了解精神衛生知識,關注心理健康,理解和接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,共同營造一個充滿關愛與支持的社會氛圍,真正實現‘共建共治共享’。”該院負責人如是說。
(記者朱傳勝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![]() |
焦作網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2024年10月10日是第三十三個世界精神衛生日,今年的主題是“共建共治共享 同心健心安心”。連日來,市精神病院開展了“世界精神衛生日”系列主題活動,不斷提高公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,減少精神疾病的社會污名,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服務的普及和可及性。
10月9日,該院組織職工、精神殘疾患者及親友協會、康復期患者及家屬舉行了醫患聯歡會。在聯歡會現場,患者及愛心人士紛紛表演了精彩的節目,愉悅了患者的身心。
10月10日上午,該院組織多名專家在市人民公園舉行宣傳和義診活動。活動現場,醫護人員通過擺放展板、懸掛橫幅、發放宣傳冊、有獎競答以及面對面的心理咨詢等形式,為公眾普及國家精神衛生政策、精神疾病防治和心理衛生常識。市民爭相向醫者敞開心扉,傾訴心中的疑慮與困擾,該院醫生耐心聆聽,解答關于失眠、焦慮等方面的疑問,引導大家正確看待并理性認識心理問題。
10月10日下午,該院組織醫護人員、志愿者走進心理健康服務社區試點——焦北街道民主北路社區,開展科普宣教及義診活動,并開展精神健康同伴支持項目,在社區活動室指導康復期患者學習一些社會技能。
10月15日,該院組織醫護人員來到高新區北西尚小學,開展以“認識自我,快樂成長”為主題的心理健康科普講座,讓孩子們認識獨一無二的“自我”,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,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,同時引導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,要快樂地接受自己、悅納自己、完善自己,并提高自我調適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,擁有自信陽光的心態。
另外,該院還將組織醫護人員走訪特殊群體(孤兒、精神障礙患者家屬、老年人等),并給予心理危機干預等。
“精神心理疾病是一種‘普通而又不普通’的疾病。‘普通’是因為它就像一場‘心靈感冒’,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。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和其他軀體疾病患者一樣,也是疾病的受害者。‘不普通’則是因為精神心理疾病更加需要專業的治療,也需要更多的諒解與關愛。呵護精神衛生,要從對精神心理疾病‘脫敏’做起,增加理解,減少病恥感,以科學和包容的心態,了解精神衛生知識,關注心理健康,理解和接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,共同營造一個充滿關愛與支持的社會氛圍,真正實現‘共建共治共享’。”該院負責人如是說。
(記者朱傳勝)
![]() |
|
![]() |
焦作網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|
|